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2023年3月19日上午,由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辽宁社会科学院、辽宁报刊传媒集团(辽宁日报社)主办,由沈阳师范大学承办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研讨会在沈阳师范大学顺利召开。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肖明江、沈阳师范大学副校长刘铸出席会议,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的专家学者,辽宁省部分高校教师以及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代表8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本次研讨会由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美艳教授主持。
研讨会现场
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肖明江在致辞中指出,辽宁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六地红色文化氛围浓郁,辽宁是一片奉献的土地,涌现出一批批英雄模范人物,辽宁是一片奋斗的土地,用工业化的成果回报全国人民,在辽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重要时刻,召开本次研讨会意义重大。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如何看待当代中国马克思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关系贯彻落实这一创新理论,用于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从规律、价值、方法、理论品格等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助力辽宁经济社会发展。
辽宁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肖明江致辞
沈阳师范大学副校长刘铸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当前,沈阳师范大学正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今天,我们以“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主题展开理论研讨,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通过本次研讨会,一定能够推动我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向纵深发展,促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沈师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沈阳师范大学副校长刘铸致辞
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肖贵清教授、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名誉院长包心鉴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陶文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林建华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部长庞立生教授、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谢晓娟教授、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晓晖教授、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云志教授、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美艳教授围绕“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会议主题展开理论研讨。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美艳教授主持会议
肖贵清教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题,详细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刻内涵,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相结合。其次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且紧密结合时代特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清华大学肖贵清教授发言
包心鉴教授就如何深刻理解贯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根本立场和科学方法,提出从四个维度来认识人民至上的科学内涵:第一个维度就是从唯物史观的维度来认识人民至上;第二个维度就是从党的政治立场来认识人民至上,党的立场就是人民的立场,人民的立场就是党的立场;第三个维度就是坚持人民首创,人民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底气;第四个维度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价值是人民至上。这四个维度对于新时代深刻理解人民立场以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山东大学包心鉴教授发言
林建华教授在发言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与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高度契合,“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题中之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六个必须坚持”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新时代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新时代体现,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新时代集成,是新时代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基本点和“金钥匙”。
中国社科院林建华教授发言
陶文昭教授以“坚持守正创新”为题,深刻分析了新时代守正创新的重要性,守正创新在六个必须坚持中的特殊地位。全面把握守正创新的内容,守正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华文化立场。创新要坚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守正创新,要谨慎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要积极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国人民大学陶文昭教授发言
陈培永教授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继承发展”为题,从四个维度讨论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理论问题,阐明提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以及依据,厘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提出真正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际上是要落脚到视野、境界、精神状态、思维方式、领导能力、工作方法的全方面提升。
北京大学陈培永教授发言
庞立生教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机理”为题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主张的高度契合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自身特质的内在显现,也是我们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探索中逐步获得的思想洞见,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实现的历史性飞跃中实现的理论发现和思想升华。
东北师范大学庞立生教授发言
谢晓娟教授以“‘三个务必’:百年大党作风建设的清醒与坚定”为题指出,“三个务必”的提出,体现了百年大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清醒和坚定,必将激励全体党员在新征程上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时代答卷。“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独有标识,使中国共产党在历史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是百年大党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有力保障。
辽宁大学谢晓娟教授发言
陈晓晖教授指出,“六个坚持”是在新时代伟大斗争实践中形成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立足基点、原则方向、基本方法、思维方略和世界情怀,构成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
吴云志教授以“在坚持‘两个结合’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题指出,只有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以更宽广的视野和更高远的立意来思考如何有效推进“两个相结合”,不断夯实“两个相结合”的契合点,进而为继续谱写马克思主义发展新篇章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连海事大学吴云志教授发言
赵美艳教授以“在‘两个结合’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题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当代中国最为宏大的时代课题,也是最为迫切的实践命题。在“两个结合”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可以从三个视角来把握。即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必须深刻把握中国的现实国情;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沈阳师范大学赵美艳教授发言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周军教授在会议总结中指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在本次研讨会中,10位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具有政治高度、历史厚度、理论深度,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认识,助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每位理论工作者都应将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必修课,为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做出更大贡献。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周军教授作会议总结
会议合影